怎么用香给佛像开光,给佛像开光的口诀

如何正确给菩萨上香

水果,清水,就可以了

给菩萨上香怎么插香/给菩萨上香怎么插香

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在寺庙里拜佛祈福上香怎么上?

一是香不要弄脏,别放在腋下、臀部以下或背后;二是在点香之前,先将其虔诚地举到额头高度,再点;三是点燃后可以中、左、右(以佛象之方位,自方位就是中、右、左))的顺序依次将三支香插入香炉内;然后,再礼佛三拜就行了。阿弥陀佛!

给佛祖上香的正确方法

还有很多注意事项······

客厅 阳台都行的 一般除不能面对北方  其他自愿就行了

自己就能开光加持   像身里必须有心经  念诵经文 咒语 加持才行

开光是念诵经文把神、佛的法身请来进入这个像里受众生供养,才是真正的开光不然都是空壳,除神、佛像以外,其他物品都是加持,不叫开光。

佩戴的神、佛像,图片等等,自己念诵佛号----阿弥陀佛 意念请佛加持一下就行了

烧香不看这个 看香谱才对

烧香一般要看香谱的而不是其他 24香谱很准 48香谱、72香谱的都是后人编写的不准!一般都是三根为一柱可以以3为基数6、9根就是2柱!3柱!更多


香灰不能随意扔掉的!要破财的!弄个大的容器留着,如果多了可以找个干净隐蔽的地方埋了最好!或入干净流动的水里。先要和神 佛说一声------祈请神佛见证 弟子不想保留这些香灰了,有处理不当之处 不要怪罪,后念诵佛号 或观音心咒同时埋香灰或入水。


可以用 瓶装水 不用打开 可以放半年一换就行 红茶、绿茶都行 !!这样干净  神佛都可以受用的!!就像水果不用打皮的!!西瓜、桔子都是这样一样供养  一样可以受用到的!!一般水果都行

怎么请佛像

建议步骤和内容如下,详细内容如後说明。

  • 一心至诚,构思可供放置佛像的位置。

  • 寻找有缘的佛菩萨像,如非画像,尽可能是实心的。

  • 如果方便,备妥长期供奉的佛桌。请佛菩萨安座当天,以虔诚心诵持经典,回向十方法界,并以净水、香、花、灯、水果等供养。尔後日日维持整洁,维系道心。

请佛念佛,发心,维持清净心,最为要紧。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但因为个人情况不同,以下分为住处条件、佛桌位置、请佛安座、供养等几点说明。

一、住处条件

  1. 若住在宿舍,或与他人共处一室: 1) 信仰不同时,为避免引起他人反感,可以佛经代替佛像。於课诵前後,问讯顶礼,表达虔诚心与恭敬心即可。 2) 家中仅自己一人学佛时,同上。

  2. 宿舍或家中,信仰相同,且尚有空间的馀裕,则设置佛桌或佛堂为佳。

二、佛桌位置

  1. 是产生家庭安定感的中心。以一进门,或每个房间均可看到的地方为主。

  2. 应当面对门窗,阳光充足。不要面对或背对厕所、炉灶、或自己的卧室。

  3. 若条件宽裕,则选择一间静室。用於礼诵、禅修,避免会客、宴饮、嬉闹。

三、请佛安座

  1. 佛是光明,是佛打开众生智慧的无明。因此,请佛菩萨到家中,是请诸佛菩萨护法龙天来此安座。

  2. 佛像如非画像,无论是木刻或铜塑,以实心为佳。

  3. 请佛菩萨当日,随力供养,备办净水、香、花、灯、水果等,亦可奉请有缘僧侣、同修,共同前来诵经(如心经、大悲咒、金刚经…等)。若无馀力,心香一束,诵持经典,亦同。尔後回向法界,发心利益十方有情。

  4. 寺庙与住处不同的说明:以往寺院由於制作经费、搬运组装…等各类条件,传统佛像常为空心。尔後僧侣在公开的场合,举行装藏(佛像内装入珍宝)的仪式,称为开光。仪式目的是昭告大众,共起修行心和恭敬心。


由於个人住处并非道场,请佛菩萨的像来,是时时刻刻提醒修行人学习这些导师,如何修行,如何发愿、起心动念、行住坐卧的方式。一般所说"开光仪式",非属必要。

具备信心、恭敬心、至诚心,是发心请佛,指导修行的开始。

四、供养

  1. 以诵经为佳,其他物资,随力备办。

  2. 现代住处佛前供养,可以电灯替代油灯。每日换供净水,燃香以清香为原则(自然檀香或沉香为佳)。可供水果、香花、茶叶…等。

  3. 心中时时以佛菩萨为导师,至心修行,是真供养。

祝愿  菩提道上,福慧双修。

求关于迎请、安放佛像的一些规矩和礼仪。

恭敬心,虔诚心为最重要。
一般居士不需要特别礼仪。有机缘就念部经。
看什么佛像,如果观世音菩萨就念普门品大悲咒心经,
地藏菩萨就地藏经,阿弥陀佛就无量寿经或阿弥陀经等
地方要清洁,整齐,高处。
总之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佛菩萨慈悲的很。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