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金命是什么意思

  • 什么叫做金命,还是木命

    还有半句话没有说完,这就是纳音五行又是什么?
    我来补充.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天干地支组合,60年(叫六十甲子)一循环,2组干支(甲子和乙丑一组,丙寅和丁卯一组......)同用一个纳音五行,比如甲子乙丑是海中金,丙寅丁卯是炉中火等等.一个人的年命是什么,就是指他的出生年的纳音五行是什么.
    (金除了海中金,还有其他金,共6种,但都叫金.木水火土四行也如此.)

  • 金命是什么意思

    一般而言,所谓金命木命等,都是指的本命纳音,,比如甲子海中金,,甲子生人则为金命。按管公身命口诀,命以纳音为主,,如甲子乙丑生人纳音属金,,则为金命,

  • 金命是什么意思?

    古代的说法 金木水火土 这就是五行 两两相生相克 如金命的人和火命的人不好 火克金 土生金 所以找个土命的人好 金命还分什嘛 海中金 土中金等 再加上生辰八字才可以推算运势

  • 金命的人属什么

    1924年甲子(属鼠)海中金命; 1925年乙丑(属牛)海中金命。 1926年丙寅(属虎)炉中火命; 1927年丁卯(属兔)炉中火命。 1928年戊辰(属龙)大林木命; 1929年已巳(属蛇)大林木命。 1930年庚午(属马)路旁土命; 1931年辛未(属羊)路旁土命。 1932年壬申(属猴)剑锋金命; 1933年癸酉(属鸡)剑锋金命。 1934年甲戌(属狗)山头火命; 1935年乙亥(属猪)山头火命。 1936年丙子(属鼠)涧下水命; 1937年丁丑(属牛)涧下水命。 1938年戌寅(属虎)城头土命; 1939年已卯(属兔)城头土命。 1940年庚辰(属龙)白蜡金命; 1941年辛已(属蛇)白蜡金命。 1942年壬午(属马)杨柳木命; 1943年癸未(属羊)杨柳木命。 1944年甲申(属猴)井泉水命; 1945年乙酉(属鸡)井泉水命。 1946年丙戌(属狗)屋上土命; 1947年丁亥(属猪)屋上土命。 1948年戊子(属鼠)霹雳火命; 1949年已丑(属牛)霹雳火命。 1950年庚寅(属虎)松柏木命; 1951年辛卯(属兔)松柏木命。 1952年壬辰(属龙)长流水命; 1953年癸已(属蛇)长流水命。 1954年甲午(属马)沙中金命; 1955年乙未(属羊)沙中金命。 1956年丙申(属猴)山下火命; 1957年丁酉(属鸡)山下火命。 1958年戊戌(属狗)平底木命; 1959年已亥(属猪)平底木命。 1960年庚子(属鼠)壁上土命; 1961年辛丑(属牛)壁上土命。 1962年壬寅(属虎)金箔金命; 1963年癸卯(属兔)金箔金命。 1964年甲辰(属龙)覆灯火命; 1965年乙巳(属蛇)覆灯火命。 1966年丙午(属马)天河水命; 1967年丁未(属羊)天河水命。 1968年戊申(属猴)大驿土命; 1969年己酉(属鸡)大驿土命。 1970年庚戌(属狗)钗钏金命; 1971年辛亥(属猪)钗钏金命。 1972年壬子(属鼠)桑柘木命; 1973年癸丑(属牛)桑柘木命。 1974年甲寅(属虎)大溪水命; 1975年乙卯(属兔)大溪水命。 1976年丙辰(属龙)沙中土命; 1977年丁巳(属蛇)沙中土命。 1978年戊午(属马)天上火命; 1979年己未(属羊)天上火命。 1980年庚申(属猴)石榴木命; 1981年辛酉(属鸡)石榴木命。 1982年壬戌(属狗)大海水命; 1983年癸亥(属猪)大海水命。 1984年甲子(属鼠)海中金命; 1985年乙丑(属牛)海中金命。 1986年丙寅(属虎)炉中火命; 1987年丁卯(属兔)炉中火命。 1988年戊辰(属龙)大林木命; 1989年已巳(属蛇)大林木命。 1990年庚午(属马)路旁土命; 1991年辛未(属羊)路旁土命。 1992年壬申(属猴)剑锋金命; 1993年癸酉(属鸡)剑锋金命。 1994年甲戌(属狗)山头火命; 1995年乙亥(属猪)山头火命。 1996年丙子(属鼠)涧下水命; 1997年丁丑(属牛)涧下水命。 1998年戌寅(属虎)城头土命; 1999年已卯(属兔)城头土命。 2000年庚辰(属龙)白蜡金命; 2001年辛已(属蛇)白蜡金命。 2002年壬午(属马)杨柳木命; 2003年癸未(属羊)杨柳木命。 2004年甲申(属猴)井泉水命; 2005年乙酉(属鸡)井泉水命。 2006年丙戌(属狗)屋上土命; 2007年丁亥(属猪)屋上土命。 2008年戊子(属鼠)霹雳火命; 2009年已丑(属牛)霹雳火命。 2010年庚寅(属虎)松柏木命; 2011年辛卯(属兔)松柏木命。 2012年壬辰(属龙)长流水命; 2013年癸已(属蛇)长流水命。 2022年甲午(属马)沙中金命; 2022年乙未(属羊)沙中金命。 2022年丙申(属猴)山下火命; 2022年丁酉(属鸡)山下火命。 2022年戊戌(属狗)平底木命; 2022年已亥(属猪)平底木命。 2022年庚子(属鼠)壁上土命; 2022年辛丑(属牛)壁上土命。 2022年壬寅(属虎)金箔金命; 2023年癸卯(属兔)金箔金命。 2024年甲辰(属龙)覆灯火命; 2025年乙巳(属蛇)覆灯火命。 2026年丙午(属马)天河水命; 2027年丁未(属羊)天河水命。 2028年戊申(属猴)大驿土命; 2029年己酉(属鸡)大驿土命。 2030年庚戌(属狗)钗钏金命; 2031年辛亥(属猪)钗钏金命。 2032年壬子(属鼠)桑柘木命; 2033年癸丑(属牛)桑柘木命。 2034年甲寅(属虎)大溪水命; 2035年乙卯(属兔)大溪水命。 2036年丙辰(属龙)沙中土命; 2037年丁巳(属蛇)沙中土命。 2038年戊午(属马)天上火命; 2039年己未(属羊)天上火命。 2040年庚申(属猴)石榴木命; 2041年辛酉(属鸡)石榴木命。 2042年壬戌(属狗)大海水命; 2043年癸亥(属猪)大海水命。

  • 1984年是什么命,1984年出生是什么命

    1984年出生于农历甲子年,天干为甲,地支为子,甲五行属木,子为生肖鼠,五行纳音海中金,故为木鼠之命。
    木鼠人是一个勤奋的人,懂得知识可以转化成生产力,善于搜集大量信息,并从中获得商机,财运中等,没有发横财的机会,所以对天上掉馅饼之类的好事要避开以防钱财流失。也不要对朋友慷慨解囊,因为木鼠人太好面子,不善于讨要债务,借出的钱财很难收回。
    属鼠出生年份及生肖五行表
    庚子年:1960年生人、2022年生人为金鼠
    甲子年:1924年生人、1984年生人为木鼠
    壬子年:1972年生人、2032年生人为水鼠
    丙子年:1936年生人、1996年生人为火鼠
    戊子年:1948年生人、2008年生人为土鼠

  • 1984年到底是金命还是木命

    关于太昊和太昊陵能找到的有这些,如果还需要更多的神话内容,且是关于太昊陵的野史之类的,可以考虑到旅游栏提问,应该有导游知道吧。
    太昊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始祖,被尊为“三皇”之首。
    太昊执政时期除继承了先祖伏羲所创造的远古文明外,还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和创造。在生活上的发明主要有这十项:
    农田改革
    进行农田改革,放水浇田,史称“畎田”。当时气候多雨,洪水不断泛滥,黄河水携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冲击着下游洼地,形成大面积的平原。当时人们称这种河水冲击形成的平原为“息土”、“息壤”、“宿沙”、“夙沙”。太昊时期发明的“畎田”就是在这些平原上开沟挖渠,即可以灌溉农田,又可排泄洪涝,是农业文明的大发展。伏羲氏因有畎田之利,后被周边氏族称之为畎夷。
    改革大风雨表
    对大风雨表的改革,太昊以前的大风雨表为木质,称木主,极易损毁。太昊太昊浩气图改用石主为碑,以象髀骨,树立测试风雨的山碑天齐石主。又称石晷。
    发明蓑衣
    发明草编织物——蓑衣。当时的气候晴天少阴雨多,夏季里更是经常阴雨连绵,麻类织成的衣物不利于田间劳作和渔猎。这时候,民间发明了用草和树皮编成的防雨工具,称作蓑衣,以适应当时的恶劣天气。后来,人们便把这项发明归功于太昊了。
    织网
    教民作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
    变革婚习
    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造书契
    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
    发明乐器
    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任命官吏管理四方
    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创历法
    创制古代历法。
    创立八卦
    建立了测天观海(潮)场所,为其创立八卦历法提供了日出日落、潮汐涨退、气候季节变化等数据。
    道教与太昊伏羲氏
    道教是中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也称国教,它的核心内容是神仙信仰。主宰天地者为神,长生不死者为仙,神和仙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道教创立后把他们合为一体。神仙信仰渊远流长,从远古的先民时期就在人们心目中蔓衍流传。先秦时期,《山海经》、《老子》、《列子》等描述了许多有关神人、仙人、真人、至人的传说,致道成仙活动蔚然成风。后经秦始皇、汉武帝两次推动,使神仙信仰中的求仙活动和修道实践,在中国古代社会上造成了广泛影响,成为了中华民族根深蒂因的传统观念。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创立道教教团,他广泛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神仙信仰和神话传说,融合自身的信仰理论,最终形成了其独特的信仰体系,使道家、神仙家、炼养家、方士、隐士等找到了归属,并尊道家创始人老子为始祖。
    道教信奉的神仙,不同于一般的鬼神,不是生活在冥冥之中的精灵,而是现实生活中生命个体的无限延伸与升华。道教神仙最大的特点,其一是形如常人而能长生不死,其二是逍遥自在,神通广大,这是道教不同于其它宗教教义的显著特征。在道教典籍中有大量的神仙传记、神仙故事、神仙传说,最早的是西汉刘向的《刘仙传》,书中记载了自三皇五帝至汉成帝时的神仙70余位,东晋葛洪的《神仙传》传记神仙192位,唐末五代道士王松年撰《仙苑编珠》记述了300多位神仙,元代道士赵道一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传记神仙700余位。
    道教认为万物皆有灵:日、月、风、雨、雷、电等是神灵;天、地、山、川、水、火等由神灵主宰;人死归鬼,树木有灵,顽石能思,鸟兽会言,无物不神。道教神仙的属性表现为:一、道家哲学;二、自然属性;三、阴阳五行;四、祖先;五、圣贤;六、功臣;七、英雄;八、奇才英杰等。
    三皇五帝是道教最尊崇的祖先,他们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神秘的力量和智慧,为世人创造了美好生活,从而被传为神人。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更是被道教教义列为神人,它把“三皇”奉为“医王”:伏羲疗民疾,神农尝百草,黄帝著医书,所以纳入神系。目前由于一部分人不了解道教关于神仙信仰的形成和属性,把伏羲误认为是等同于其它教教义的神是错误的。
    道教与太昊陵道观
    道教创始于东汉,隋唐五代是道教最为繁盛的时期,尤其是在唐代,皇帝尊祖老子,封老子为“玄元皇帝”、“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圣祖庙和老子庙遍及天下。这时的道教神仙信仰的特点是最后确立了三清最高神的地位。
    唐代及唐代以前道教派很多,如太平道、五斗米道、楼观道、上清派、灵宝派等等。宋元至明清,道教出现了一个新的派系——全真道,使道神仙信仰又有了新内容,其中一项内容新是道士必须出家,而原来的正一道道士则不出家,俗称“俗家道士”。正一道和全真道是我国北方的两大道教派别。全真道要求道士必须出家,出家后去那里?那就必须有自己的庙宇。
    淮阳古称宛丘,陈楚,陈州,道教始祖老子出生地苦县(今鹿邑)原属楚,道教信仰者更多,信仰全真道,要求出家修道者更多。太昊陵庙现存建筑大部分建于明代,小部分建于清代,陈州一代道教信徒随着陵庙的建设争相出家到太昊陵庙来,一是能为人祖守陵,天天祭拜人祖,料理陵内事宜,二是又有了全身心的修炼道场。道士进入太昊陵便取代了原来的守陵户。由于道教信仰的神仙众多,他们便设法多方筹集资金,在中轴线主殿两侧建些道观,以敬奉更多的神仙。太昊陵内何时建观?目前发现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明天六年(1462年),最早的观是三清观。(见1991年《淮阳县志》)。
    为什么建三清观
    上文已经提到,由于唐朝皇帝的尊崇并最后确立了三清为最高神的地位,在太昊陵先建三清观的原因就十分清楚了。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洁,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后来道教以此衍化出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因此,三清尊神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位为最尊。
    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关于元始天尊的名称,《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地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
    灵宝天尊位置仅次于元始天尊,《真灵位业图》中称其为“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唐宋以来称之为“太上道君”的较为普遍,然而近代一般都称之为“灵宝天尊”。对于灵宝天尊的来历,道教典籍中也不太明确,有人认为是从太上老君衍化而来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通常供奉在元始天尊的左边,手托太极图或玉如意,象征“混沌始清,阴阳初分”,故以阴生阳消、昼长夜短的夏至日为灵宝天尊的圣诞。
    道德天尊在道教最高神三清中位居第三,位在大赤天太清境,为玄气所成。他的地位虽不及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神,却是最早作为道教始祖而被人们广泛熟悉的尊。然而,他最早却不是以神的身份出现的,而是人,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老子,也就是由他衍化成了道教的太上老君,因其著有五千言《道德经》被称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为什么建玉皇观
    玉皇观建于明代,晚于三清观,确切时间目前尚没有发现有关文献记载。
    玉皇大帝居于太微玉清宫,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究其名号,据《玉帝圣号同异考》说:“玉帝圣号,崇自浩劫前,中古复尊上,重称赞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见闻,所皈重,随其彰著,敬上诸神之号,以定称谓。”
    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神权最大。道经中称其居住昊天金阙弥罗天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综领万圣,主宰宇庙,开化万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万物,济度群生;权衡三界,统御万灵,而无量度人,为天界至尊之神,万天帝王。简而言之,道教认为:玉皇总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的一切阴阳祸福。
    每年的腊月二十五,玉皇要亲自降圣下界,亲自巡视察看各方情况,依据众生道俗的善恶良莠来赏善罚恶。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也称“天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宫。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科仪。至今,民间为什么推三、六、九为吉日,太昊陵逢三、六、九日香火较旺便不难理解了。
    为什么建天仙观
    天仙观建观于明代,准确时间目前尚无法考证。这里的天仙并非通常理解的天上仙女。
    道教认为修道有先后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层次之分。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将神仙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并称“神人立天,真人立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后来,晋时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论仙》将神仙分为三等,梁时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又把神仙分为七阶,唐时的《天隐子》又将神仙分为五类,宋时张君房的《云笈七 ·道教三洞宗元》将神仙分为九品。总之,关于神仙的分类方法很多。后来,《仙术秘库》对其加以归纳总结,称“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基本上奠定了神仙品位的基础。
    到了明代,仙分五等已成为道教定论,普遍推崇。“天仙”亦称“飞仙”、“大罗金仙”,指居于天府,能举行飞升的神仙。《天仙品》中说:“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这就是说,天仙是神仙中品位最高者,天仙观中所敬奉的不是某一个尊神,而是五等仙中的最尊者。
    为什么建女娲观
    女娲观建于明代。女娲,是唯一的“古女神而帝者”,她同伏羲、神农有史书称为三皇,是人类始祖。《说文》云:“女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山海经·大荒西经》云:“女娲功烈,非仅造人,又兼补天。”《风俗通义》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传黄土作人,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她为人们制定婚姻而繁衍了人类。她于骊山炼石补天,救人民于火深火热之中。《淮南子·览冥训》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携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使人得以安居乐业,她以德化人,扶持正义,教人多行善事,勿作恶迹。
    自从汉代徐整记的盘古出世以后,从宋代起,一些史学家把女娲逊位,因其是女性,把三皇之一的地位由黄帝替代了。
    因女娲和伏羲兄妹相婚,都建都宛丘,被尊称为“人祖奶奶”、“人祖姑娘”、“送子娘娘”。说伏羲必说女娲,称伏羲为大龙,女娲为小龙,所以,太昊陵主殿西侧在兴建上述道教尊神的庙宇后,不忘为女娲建一庙宇。民间称女娲观为娃娃殿,即求娃娃的殿堂,因此成了女子祈子的圣地。
    为什么建老君观
    老君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被道教尊为始祖,纳入神系,称为太清道德天尊,并在三清观中享有尊位,为什么在中轴线主建筑东侧又为老君建观?为什么这里不叫太清道德天尊观而叫老君观?很久以来一直令人费解。
    前面叙述三清观时已经讲到,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在道教创始时,并没有二位的尊位,都来历不明,是后来逐步衍化出来的,只有老君确有其人。这就令道教信徒不能不对老君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要比对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亲近得多。这是其一。其二,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今淮阳)人,淮阳人则对老子更加尊崇和亲近,直称“老君”更显亲切。其三,也是最重要一条,就是受到皇帝的崇奉。唐宋时期对老子的崇奉达到了极盛阶段。唐代皇室姓李,尊老子为李姓祖宗,全国各级地方官府为讨好皇帝,普遍建立玄元庙,奉祀老君像,达到了至尊极盛。到了明代,民间的信仰可与玉皇大帝相媲美,并从上天请到了民间,普遍建庙祭祀,其庙宇一般称太清宫、老君庙、老君观、老君殿、老君堂、老君阁等,太昊陵其它道教庙宇都称“观”,加上上述两种因素,这里单独再建老君观便不难理解了。
    为什么建元都观
    太昊陵东侧与老君观紧临有一元都观,也建于明代。笔者在能查到的资料中,全国有元都观者极少。元都观敬奉的不是某一尊神,而是“神仙”。它和西四观中的“天仙观”有相同之处。所不同的是,天仙是道教神仙中品位最高者,而神仙则位居第二。“神仙”是指“仙人”、“真人”,统称“仙真”,指长生不死,修炼得道的人。道经曰:“炼形为气,名曰真人”。
    道教信仰中的“真人”很多,如上古真人有伏羲、神农、黄帝、彭祖、嫘祖、广成子、容成公、赤松子、宁封子、李八百……后来,许多道家学派的学者也被尊称为真人,如先秦道家学派的庄周,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人,被尊为南华真人。春秋末至战国前期道家学者列子,被尊为冲虚真人。战国末黄老新道家的代表人物文子,被尊为通玄真人。又如清灵真人、清虚真人,包括药王扁鹊、孙思邈,唐代的韦慈藏、韦善俊、韦古道因医道高超也被尊称为真人。总之,太昊陵元都观把明代以前所有“修炼得道”的人都一并敬奉,不“埋没”一个“成仙”的人。
    为什么建岳飞观
    岳飞是宋朝的抗金名将,既不是最高神和天仙,也不是“真人”,为什么在太昊陵内也立观享祀呢?这就涉及到前面提到的道教神仙属性的八个方面,即第七个方面:英雄。
    在中国历史上,曾涌现无数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他们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至今仍为人们所广泛传颂。其实,敬仰英雄由来已久,早在父系氏族社会之始就有崇拜英雄祖先的传说,在崇拜过程中逐渐将他们神化,为他们塑像立祠建庙,岁时奉祀。道教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塑造和完善,使他们进入自己的神系,成为道教敬奉的神仙。
    岳飞,就是被道教敬奉的护法四帅之一。
    岳飞,字鹏举,河南汤阴人,其声名事迹家喻户晓,毋庸赘言。
    淮阳古称陈州,地处中原,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南宋时期,屡受金兵侵犯。
    康王四年(公元1130年),金兵王善率兵围陈,岳飞战于清河,擒俘其大将孙胜、孙清,兵解陈围。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金人又南犯中原,岳飞遣部将王贵大破金军收复陈州。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兀术侵入东京,陈州失陷,岳飞遣部将血战金兵,三复陈州。
    岳飞是道教信仰中纳入神系的英雄,是龙的子孙的皎皎者,是高尚的民族情操的体现者。在太昊陵内为其建庙是道教信仰的发展,是效法民族英雄、惩恶扬善的需要,是淮阳人爱憎分明的具体体现。
    以上西四观、东二观可以说把道教中的最高神和成仙的人大都敬奉了,都有位置在人祖伏羲陵配享香火了。

展开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