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泉 山 轶 事 花落花开甘泉山,祥瑞环顾白云间;烟霞桃红沐春雨,吟风诵月枕梦还。
甘泉山,海拔60米,位于盱眙县城北部官滩镇境内,地处淮河与洪泽湖交汇处,北临圣人山,西接圣山湖,东与明祖陵隔河相望,南与第一山毗邻。此山有一口古井,水味甘美,故称“甘泉”,井旁有“淮南第一泉”碑刻,相传为宋人题写。以此,将此山名曰“甘泉山”。两汉时期,项王城、楚怀王熊心建都于此,现存有遗址。
《盱眙县志》在甘泉山条目下记:解放时,此处童山濯濯,破庙一座,两间草房,供奉佛祖菩萨多尊。民国38年(1949年)8月,泗洪县王执中离家入该寺,人称王道人。其女随来,栽树植果。1982年,原庙重建大殿、僧房,出家僧4人。
金元时期,沈阮月姑为纪念梁玉红抗金有功,外出化缘,在甘泉山建成都梁寺(寺前其墓为证)。因战火纷飞,都梁寺屡遭破坏。1982年,盱眙县在原址重建,建成占地4万平方米、背依甘泉山、三面环淮水、风景秀丽的都梁寺。都梁寺建成后,修心参佛信徒,云游四方雅士,云集甘泉山,念经求佛,观赏美景。连续多年来,每年四月初八,在都梁寺举行甘泉庙会,信徒、香客、游人,络绎不绝,万人攒动,香火旺盛,成为佛教胜地、文化名山。
2010年3月22日上午9时,盱眙县甘泉山都梁寺藏经楼隆重举行奠基仪式,山西省广灵县极乐寺住持昌义法师应邀主法,三十多个县、市,数百名四众弟子参加法会。2011年10月29日上午,长约30米、宽20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的都梁寺藏经楼建成。盱眙县隆重举行甘泉山都梁寺藏经楼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仪式,2万多名佛教信众及游客参加,进一步推动盱眙县佛教事业快速发展。
2012年5月18日上午,盱眙隆重举办“归去来盱·甘泉山温泉区域开发发布会”,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总工程师徐雪球就盱眙地热资源勘查情况作权威发布:“盱眙甘泉山地热(温泉)资源2号地热井,于2011年10月成功出水,日出水量3615吨,井口出水温度53℃,是目前江苏省内日出水量最大的地热深井。盱眙地热水温度高、水量大,富含多种矿物质,属优质热矿泉,可用于康生健体、温泉养生、休闲度假等许多领域,利用价值和开发前景广阔。县委、县政府依托盱眙优越的地域区位、优美的自然资源,将甘泉山温泉区域规划为温泉休闲、乐活庄园、野趣田园、禅修静养复合型大旅游产业区。2012年,成立盱眙甘泉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甘泉山旅游景区。
甘泉山,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千古传颂,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美丽的传奇故事。
四十八步半不见山。地点在甘泉山以西,约二华里的低洼处,有“四十八步半”长的一段路,当行人走入这段路时,抬眼东望,就看不见山了,当地人们称之其名。凤凰窝。相传,甘泉山腰有一个很大的凤凰窝,住着上百羽凤凰,早出晚归。山里的老百姓爱凤如命,从不伤害它。因此,凤凰生殖繁衍,越来越多,满山遍野捕捉害虫,保卫庄稼丰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有民谣为证:“甘泉山上风光美,凤凰窝里凤凰飞。凤凰不落无宝地,落在甘泉山腰里。”灵雨台。甘泉山最高峰处修筑灵雨台一座,每逢干旱年份,部分农人带着贡品,抬着龙王像,到灵雨台前求雨,有时巧合下了雨,人们认为很灵验,称之为灵雨台。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春游盱眙城,流连于盱眙秀美山水之间。一日,乘舟淮上,出县城数里,忽见远处红云朵朵宛如彩霞,便问及地方官员,告之曰,此乃佛教胜地甘泉山。因山上遍植桃树,桃花盛开,绚丽灿烂,远望红云映山,近观淮水千帆。朱元璋闻听此言,龙心大悦,不禁说道:红云瑞兆,风水宝地。顷刻,朱元璋想到:儒教圣殿第一山与佛教胜地甘泉山、道教名门老子山相距十里,皆面临淮河。朱元璋认为,“三山”皆为福地,“三教”皆称圣地,第一山趋阳为“日”,老子山趋虚为“月”,甘泉山必定为“明”。自己的祖陵建在望“三山”护陵,临“三教”保陵之中,加之淮水相映,日月同明,瑞云同辉之宝地,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大明江山千秋万代。最终将明祖陵定位在万岁山。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今天的甘泉山,揭开神秘的面纱,焕发瑰丽的容颜,走进盱眙美丽的画卷。
满江红龙虾产业园
江苏盱眙满江红现代农业产业园是集科研、育苗、养殖、种植、深加工、饲料、调料和循环经济及延伸的餐饮、流通、旅游等产业链一体化、集团化运营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招商引资、科技服务推广平台,系江苏省第一批认定的省级渔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平台单位。园区占地面积10000亩,分布在官滩镇甘泉圩区和圣山圩区及周边山地。
产业园由江苏瑞福农生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投资兴建的“江苏盱眙满江红龙虾产业园”项目,是立足于盱眙龙虾产业的创新和发展,秉承“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在对盱眙经济环境、农业环境、养殖业环境,做出科学的、理性的判断基础上,在小龙虾之都——盱眙,建设一个完整高效的小龙虾产业链,以小龙虾品种的研发、繁育——工厂化、基地化养殖(养殖连锁)——多元化经营——物流配送体系——品牌龙虾餐饮连锁等一体化模式来经营龙虾产业。使这个产业成为盱眙龙虾产业的龙头,引领整个行业健康高速的发展。
项目将引进源自澳大利亚的龙虾育苗、新品种研发、养殖等技术,共同成立中澳小龙虾养殖技术研究中心,引进繁种新技术,并建立国际合作渠道,加快国际合作步伐;现在,来自澳大利亚的龙虾养殖、繁育专家威廉先生的实验室已经初步建设成功,第一批高产龙虾种苗已经试验成功,即将进入大规模试验和推广。在淡水龙虾养殖、种苗繁殖等方面将与江苏省淡水养殖研究所展开全面合作,将把基地建设成为省级育种、繁殖和小龙虾科研示范性基地。在建成初具规模的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将传统的中国餐饮文化与国际化的快餐连锁经营模式有机的嫁接,凸现盱眙龙虾独特的烹饪配方与工艺,导入全新的服务创新理念和烹调技艺,创建深受顾客欢迎的盱眙龙虾主题餐厅,在全国进行连锁经营推广、加盟,引导新的龙虾餐饮消费,以扩大销售市场。在对园区的设计规划中,我们将根据园区的自然和生态资源,对园区的总体环境进行整体的设计,实现园区生态资源的合理配置,打造一流的生态环境,改善园区的植被和面貌,秉承生态优先,创建绿色家园的经营理念,在同一项目区开展养殖、种植、林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立体化的新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创建全新林网、路网、景观和立体养殖的新型产业集团。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收获。
现在,位于甘泉山核心示范区已经种植成活797型杨树苗9000株。规划中的园区50000万株规模的经济/景观林网将于四月中旬全面建成。林网工程建成后,将创造5000万元/10年产值。计划用五年时间,分四期投资1.8亿人民币,形成基地精养1万亩,农户连锁养殖4万亩的专业化小龙虾养殖规模,项目全部建
成投产后可实现产值4.2亿元,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
我来帮TA回答